言情小说笔趣阁 > 罪妃当道 > 第十七章 登位

第十七章 登位


只暴起了一下,刘骞整个人又如摧枯拉朽一般倒了下去,伏在榻上连连喘着粗气道:“你竟敢……你竟敢……”

        皇后恍若未闻刘骞的话,后退几步,含着一缕明艳笑意,“臣妾多谢皇上对臣妾和太子的厚爱!”

        刘骞满额青筋暴出,手臂抖索着偏就是举不起来,他仍然不甘心,狠命拍着床榻道:“来人——”

        “来人?”皇后轻笑出声,恍若年轻时的单纯与和婉,“这里里外外都是臣妾的人,臣妾就在这里,皇上吩咐便是。”

        织金团花龙凤龟子纹锦因被刘骞的激烈摇晃而如潮水一般颤涌,除了狂怒和惶恐的狠命拍打床榻外他什么也做不来,如同他嘶哑的声音一般,是异常的软弱。 窗外唯有簌簌风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空旷的大殿,是深重的重重帘帷,刘骞虚弱的声音只有皇后一人可以闻见。

        原就命不久矣,这一气急攻心便更是加速了他的死亡。他挣扎着,反抗着,渐渐,渐渐,便再无动弹,一切又回归于深海般的平静。 皇后缓缓挪动着步子去靠近刘骞,想再看清他最后的容颜。他怒目圆睁,眼中尽是无限不甘,一代帝王便这么力竭而死。

        恍惚中还是当年那个提三尺剑,策马奔腾,开疆万里的将军。尘封的记忆在不经意间被想起,那曾是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只是终究难逃被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洗刷掩埋的厄运。只余黯黄的残影偶尔那么跳动一下,提醒那都已是过去。

        皇后伸手拭去即将漫出眼角的泪水,轻轻合上刘骞的眼皮道:“刘骞,我有多久没碰过你了?你本不过是一个被抓来充军的和尚,是我郭碧婷慧眼识英雄,帮扶你在那乱世,趁势而起,自立为皇,你终能君临天下。可是……”皇后之前的平静突然荡然无存,拉着刘骞的衣领怒道,“你当上皇帝之后,你却把我这个糟糠之妻弃如敝履。弗漓夭亡的时候你可曾掉过一滴泪?就一滴啊!你这辈子最爱石姬,你不顾我这个做皇后的尊严最终还是想让你和她的孩子取代我辛苦养大的弗陵的太子之位登基!但你可曾想过,你宠爱过的那些女人,哪个不是来和你享富贵的?真真正正同你共患难过的只有我这个糟糠之妻啊!”唇齿之间,皇后吐着自己那么多年来的苦水,诉尽一个女人几十年来的血与泪,终于,她平静下来吸了下鼻子,又轻轻抚着刘骞的脸颊温婉道,“你放心,你打下的江山,我不会让它就这么葬送在我手上,我会扛起它!你一路走好,来世不再相见。”

        皇后端然起身,一切情仇,在那人死了之后,也都放下了。

        忽然殿门一开,一名宫妃服饰的人摔了进来,定眼一看却是敏妃。惊得皇后差点没站稳一个踉跄摔倒。

        “敏妃?”皇后狐疑着说道,“不是说不允许这个女人进来的吗?”

        “回皇后娘娘,敏妃娘娘是从围墙那一个破损的小洞钻进来的。”汪福寿缓缓走进。

        “哦?敏妃已经做起了这等母狗所做的事了。偷听了多久了?”

        “从皇上说传位于三殿下开始。刚才敏妃想要冲进来阻拦,是奴才阻止她说不妥,让她听完再偷偷溜出去,这才偷听到现在。”

        “福寿,你!”敏妃一个没有防备的被推了进来,才有点缓过神来,对着汪福寿,怒目圆睁,“你这个吃里扒外没根的东西,当年你刚进宫被别人欺负是本宫收留了你,你竟然恩将仇报,就不怕遭雷劈吗?”

        汪福寿被这般辱骂也依旧心平气和,点头哈腰的回道:“若是怕遭雷劈,奴才也不会做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现在娘娘失势,奴才若不早早的投靠皇后娘娘,那才是要遭雷劈呢!”

        “妹妹,瞧汪公公是多么一个会审时度势的人啊!就别怪罪他了。好好好,既然你都听见了我刚才说得话了,今天,我就和你新仇旧账一块算。”

        “你这个毒妇,竟敢杀害皇上,假造圣旨,我定要将你的恶行公诸于世。”

        皇后听着敏妃那话粲然一笑,“那也要看你有没有这条命说了。”

        乾德十三年,刘骞崩于勤政殿,年五十四,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皇太子于灵前继位,登基大典便安排在太极殿举行,年号为天启。刘弗陵登基大典的当日亦是册封太后的盛典。郭碧婷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入主了慈宁宫。

        普天之下,万民同庆,大宋附属国及邻近诸国皆派使臣前来纳贡相贺,贺刘弗陵君临天下,贺郭碧婷母仪垂范。

        矍厥本可夺得燕云十六州之后继续挥军南下,但之后却无故销声匿迹了。这日竟也派遣使者送了份贺礼来。而贺礼竟是一只鹿。若说是贺礼,鹿和禄同音,也是一个吉祥物。但鹿又是最弱小不过的动物,只等着被野狼所吞食。

        究竟是贺礼还是警示?满朝文武议论纷纷,都已惧怕了矍厥的可怖,加之现在的中山城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最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迁都。原属意迁都金陵,虽带有偏安的性质,但以金陵为都城来对付矍厥卷土重来的严重威胁,必有鞭长莫及的危险。最终决定,利用黄河以南前周朝故都东京旧有宫殿,可省民力。同年四月,正式开始了东京城的修建。从全国调集工匠,民夫。

        东京的工程主要分内城,皇城与紫金城三部分。内城大体上都承袭原有地域,南垣稍稍向外扩展。皇城的位置基本上在旧址,紫金城城中宫殿的规制模仿中山,但更为壮丽。刘弗陵听取大臣建议引黄河水入城作为航运的通道,最后又将建造时残留的废砖废瓦以及挖护城河的土块填平沟壑,大大节省了经费。

        因为有了原有的基础,东京城的修建极快,原预计三年内就可完成,但刘弗陵怕造成百姓的困扰减轻了负担,所以修建速度减慢,但七年内亦可完成。

        同年八月乡试,明秀义轻而易举的取得第一。但因迁都的问题,第二年的会试延期一年。天启二年中山城内皇室和官员举家迁至东京。明秀义与石岚所在的沈家也一并搬迁。


  (https://www.yqxsge.cc/html/22/22098/13575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qxs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2.yqxsge.cc